|
在大運河對岸,映入眼簾的一排建築物是慈善學校和慈善教堂。目光從近景部分陽光照射下的白色大理石,跳躍到慈善教堂那昏暗的輪廓上,產生的視學透視效果很突出,特別是在那些對面的光線明亮的建築物及其被側光照亮的哥德式尖頂的直接對比下,那輪廓就顯得益發昏暗。 從原作的第一稿開始,卡納萊托就盡量合理地安排好場景的空間布局,這在十七世紀的繪畫藝術中已經得到廣泛的運用。 他使用的方法就是科學的透視法,按照嚴格的幾何形式,將每一部份都重新組合、排列在各自的位置上。 他還使用投影儀,這為他的創作帶來了方便,使他能在畫室中從容不迫地修改畫稿,並核對和調整所有的視覺數據。 建築物的色調是黃褐色和玫瑰色的,其陰影是咖啡色的;再往那邊是一條藍綠色的運河水面。 背景中的教堂及高高矗立的鐘樓,以其深赭和土黃為主的色調,突出在晴空萬里的藍天之上。天空占據了畫面的上半部分,所有建築物都集中在畫作的下半部份。 充滿生機的畫面前景的細部中,可以明顯看出畫家追求文獻意義和寫實主義繪畫的傾向,比如:照顧孩子們的婦女,特別是在大理石毛胚前勞作的石匠,是那麼地具有活動真實感。 |